习强调,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问题,是底线要求。安全农产品和食品,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但归根到底是产出来的,要加强源头治理,健全监督管理体制,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中国百年华诞之际,我们迎来又一个历史性时刻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站在新起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摆在了更突出的位置。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世界上没有先例。如何立足国情,摸索研究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全国政协高度关注这项工作,委员们连续多年提交提案建言献策。7月14日至16日,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支树平率调研组就“推进重点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先行先试”重点提案督办赴京津冀开展调研,并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邀请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商务部、财政部等提案承办单位和北京、天津、河北、上海、福建、广东等地有关部门同志参会。同时,这场会议被列为全国政协机关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之一。
7月15日,在天津劝宝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调研组察看了“韭状元”的种植、使用农药、销售、检验等情况。
陈因委员拿出手机扫描了一袋韭菜包装上的二维码,链接页面是“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包括产品的基础信息(产品的名字、收获时间、质检情况、追溯码等)和主体信息(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与韭菜包装上的“天津市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内容一致。
这批韭菜正准备运往北京的商超。据该合作社负责的人介绍,“一期项目于2015年9月通过无公害论证,依托九州生鲜采购联盟,产品顺利进入京客隆、首航等京津冀各大超市,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收益。”同样,在河北康达畜禽养殖有限公司和天津市广源畜禽养殖有限公司,调研组了解到,其产品畅销京津冀市场。
起初,这些商家并没想到通过逐步的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全程可追溯能力,不仅让我们消费者买得明白,吃得放心,还开拓了市场,赢得了信誉。
据介绍,京津冀三地共同确定了互认的产地证明、购货凭证、自检合格报告等凭证样式,在第三方检验测试的机构、市场自检室检测设备、检测的新方法、检验测试标准等方面达成统一共识,避免了各环节的重复检测,减少了食用农产品在三地流通的时间成本,实现顺畅有序衔接。
调研过程中,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关同志都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动三地加强食品安全区域协作,完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产销衔接机制,进一步强化三地在食用农业产品溯源领域的沟通协作,坚持全城联动,共治共享,不断的提高京津冀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其实,早在2017年11月,京津冀三地人民政府就签订了《共建“京津冀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合作协议》,组建三省(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至今,三地不断深化食用农产品质量提升、联合检查、检验测试与风险交流、应急处置、案件调查等方面联动协作,协同推进。
诚如宋建朝委员、刘昕委员在《关于推进重点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先行先试的提案》中所指出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基础设施健全、管理理念先进、人民群众生活品质高,是城市建设、社会治理和政策探索实施的先行者,具备开展农产品追溯先行先试工作的现实基础和条件。”
一路走一路看,调研组认为,逐步扩大先行先试范围,有助于巩固和推广追溯工作成果,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农产品可追溯提供更多示范样板和先进经验。
从全国来看,产地农业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国家农业产品溯源平台推广应用继续稳步发展,地方农业产品溯源体系建设继续深入推动,农产品追溯典型初现规模。
部门协同和市场化推动机制也有积极进展。最近,农业农村部正在修订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追溯管理办法(试行)》及配套制度,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设计提出的统一的农业产品溯源基础信息指标和追溯标签得到大家认可。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食用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食品安全查验要求的通知》后,农业农村部及时组织了宣传,公开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给予配合,一同推动农产品追溯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相衔接的机制早日建成。
当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涉及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商务、财政等多部门,全链条环节复杂,堵点较多,体制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先行先试工作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
对此,支树平建议进一步理顺有关部门在食用农产品分段管理中的职能划定,推动追溯管理与市场准入相衔接;制定统一的追溯平台技术标准,推动部门间平台对接,实现农产品生产经营全程追溯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做好中央与地方追溯平台对接,解决农产品跨省追溯问题。
他呼吁推进重点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先行先试要有创新作为,注意三个结合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坚持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坚持归口管理与协同推进相结合,更好地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势,形成推进追溯管理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