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麦德隆集团(以下简称麦德隆)发布了一个智能手机appAPP,向消费的人提供肉类、鱼产品的详细供应链信息。结合这个应用,消费者可以查找到鱼产品的捕捞地点,以及捕捞的方式。除了新开发的手机APP,消费者也可以参照购物小票上的数字,登陆查找有关信息。针对肉类产品,该APP能够给大家提供产品的原产地、工艺流程和质量信息。
麦德龙是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之一,在2012/13财年总销售额达660亿欧元。集团在全球31个国家拥有2200多个门店,有25万名员工。对于麦德龙来说,高质量产品、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是集团的重中之重。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环保、减排、对消费的人负责的社会责任。麦德龙最为成功的经营模式是打造了一套名为cash&carry的自助批发模式,提供大约5万种食品和非食品类产品,以满足酒店、企业等专业团体客户的要求。实现经营产品可追溯正是实现麦德龙集团目标和满足法规要求的重要手段。
多年以来,麦德龙已经采用GS1开放标准在供应链实施了面向B2B(企业-企业)的追溯,2012年,麦德龙决心把追溯的数据和能力直接延伸服务到消费的人,打造一条B2B2C(企业-企业-消费者)的完整追溯服务链条,实现价值最大化。麦德龙与GS1德国密切合作,继续依靠开放标准,在麦德龙信息系统之外,关联GS1德国开发的IT系统,从而打造一个新的全供应链追溯系统。
这一系统最突出的特点是真正创新性地打造了涵盖范围庞大的从生产到零售所有的环节的追溯,正是由于多年来一直在标准化追溯方面的努力和积累,仅仅在几个月内总系统就得以成功开发和实施。
从制造到销售的供应链的所有参与方都在其自有数据库里记录产品有关数据,并利用互联网即时共享。利用搜索引擎以及唯一产品标识,整个供应链网络能够得到单个产品的详情信息。对比从前大量的数据在整个网络中的检索和传递,这种分布式数据存储和共享可以有效的预防对一个大型数据库的依赖,同时也降低了总系统的复杂性以及所有参与方的成本。
麦德龙的追溯项目最早试点于诺伊斯等4个批发超市以及1个鱼产品物流基地。除了鱼产品和肉制品,水果和蔬菜是麦德龙下一步计划打造的追溯产品。此外,麦德龙还计划把该追溯系统扩展到除欧洲外的全球市场。
当前,全球存在许多由不同制造商和零售商使用的追溯标准和系统,但由于在很多方面并未形成全球性的协同,这些标准互不兼容,系统相互隔绝。麦德龙的解决方案严格遵循全球开放的应用标准(如GS1的编码和信息交换标准),具备扩展性,利于更多类型产品及数据的加入,特别是在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扩展。
麦德龙管理委员会成员HeikoHutmacher(负责可持续发展)认为,目前大多数消费者把可以获取产品的原产地信息当做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的重要标志。这一追溯系统能为包括食品或非饮食业在内的各种规模和各种类型的产品的公司能够带来启示,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标准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透明的信息,同时满足法律和法规有关产品追溯的各项要求。
分布式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模式,以及基于国际标准的思路是麦德龙系统最大的优势。基于这些优势,麦德龙的追溯系统能很快在全球扩展和实施。由于最大限度调动了供应链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这些参与者也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在麦德龙追溯系统之外,实施其他的类似追溯项目(对于向多家零售商供货的品牌商的意义),并满足法律和法规要求。
麦德龙在原有的追溯系统基础上进行开发,严格遵循GS1EPCIS可视化等全球标准,不仅第一次嵌入了针对“实时事件”(real-timeevent)的存储功能,也首次使用了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开放标准使这个追溯系统极具扩展性,为更多类别产品的加入提供预留,比如对加入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或药品的追溯。
由于在编码中使用了GS1序列化编码,如SGTIN(序列化全球贸易项目代码),这个追溯系统不但可以处理产品批次级别的追溯,也可以针对单个产品做追溯管理。未来经过优化后,除了追溯,此系统还能应用于内部流程管理、目标产品召回、库存及供应链管理以及防伪(如图1)。
为了保障麦德龙追溯系统顺利的实施以及GS1标准的正确使用,GS1德国专门组织力量与麦德龙成立了战略合作团队,同时邀请零售商、行业组织、科学研究人员、食品农业部代表加入,在政策研究、重点策略分析、行动计划等方面展开工作。
麦德龙组织了集团内部多个部门的联合工作组,涉及市场、物流、订单管理、物流管理、销售、培训、系统的各个专业领域,综合性地集成了应用需求和项目实施。
“面对数以万计品种的产品,麦德龙应选择哪些产品作为测试或试点呢?”
麦德龙是欧洲最大的生鲜鱼商品市场,麦德龙认为在这样的领域能体现出最大的影响力,存在最大的机会。对海洋和鱼类资源的保护不仅是麦德龙的社会责任,也是花了钱的人食品安全的诉求,同时消费的人在对鱼类产品的选择方面需要更加多的信息支持,所以该系统优先在鱼类产品上展开追溯。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个平台可以与全球不同供应商系统来进行对接,且这样的平台必须着眼于全球化和可扩展,所以必须是标准化的产品。
麦德龙首先和GS1德国进行合作。因为GS1德国早已建立了一个开放的、命名为fTRACE的基于GS1标准的平台(如图2)。这样的平台支持集成各类数据库及接口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模式,全面满足麦德隆的需求,支持欧盟1124/2009鱼产品追溯法规。早在2012年12月,GS1德国就组织了20家企业组织了基于fTRACE的应用试点。2013年12月,麦德龙的首个鱼类产品追溯也建立在fTRACE基础上。
GS1开放性标准的应用对于麦德龙追溯系统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使用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或全球位置码(GLN)等GS1编码,再结合批次号形成产品全球唯一编码(GTIN+批次号),形成DataBar等条码标识。麦德龙供应商与其他贸易参与方可以在fTRACE平台上或已与fTRACE联通的企业内部系统中输入产品和位置数据。当鱼产品从渔民,经加工厂、分销中心一直到门店流动时,这个标识及数据会被多次扫描识别。随着产品在B2B2C供应链中的转移,GS1EPCIS和核心业务词汇(CBV)标准为贸易参与方提供了共享移动、历史、状态等实时信息的方法。
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扫描鱼上的条码或在线查询就不难得知它是如何在何地被捕捞、保质期以及其他信息。
在应用试点成功完成的基础上,麦德龙向所有的鱼产品供应商号召加入fTRACE,而肉类产品供应商也被要求在2014年5月加入。2014年底,单是德国就有超过170家鱼产品、肉产品的供应商加入。
正是由于EPCIS及其开放性的架构,不需要供应商替换原有系统就可以与fTRACE对接,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成本,麦德龙的追溯系统能方便快捷地扩展到其他几个国家,目前欧洲的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甚至中国和土耳其都在麦德龙的计划之列。